自貢的大三絕和小三絕

(2011/4/12)

自貢三絕分為大“三絕”和小“三絕”。自貢大“三絕”是指千年鹽業、彩燈文化和恐龍化石。小三絕是龔扇、扎染和剪紙。大三絕沒法寫做法~恐龍化石怎么做……小三絕的在下面有`
大三絕:

千年鹽業
自貢市以盛產井鹽著稱,其開采井鹽已有2000年的歷史。據記載,歷代鹽工在自貢先后鉆井13000多口,有的井深達1000米,即使以平均300米計,等于鑿穿了400多座珠穆朗峰。燊海井鑿成于1835年,深1001.42米,是世界第一口超千米深井。它采用中國傳統的沖擊式(頓鈷)鑿井法鑿成。燊海井是一眼以產天然氣為主兼產黑鹵的生產井,曾日產天然氣1000多立方米,燒鹽鍋六口,日產鹽500公斤。它的主要建筑有碓房、大車房和灶房。主要生產設備碓架、井架、大車等保存完好,1984年經過一次大的修復。燊海井現占地面積約1500平方米,保留有19世紀初的布局和風貌,是一處典型的清代井鹽生產現場?玳T入內,左側是高度為18.3米的井架和碓房,右側為推汲鹵水的大車房,從碓房和大車之間拾級而上,是采用傳統的煎制方法生產食鹽的灶房、柜房和鹽房。市內長堰塘還保存著桑海古鹽井,該井于清道光三年(1823年)開鑿,6年后投產,是我國采用“沖擊式鉆鑿井法”鑿成的第一口超千米深井,現還保留著井架和絞車。
自貢市鹽業歷史博物館建于1959年,位于1736年修建的西秦會館內。該會館為當時到自流井經營鹽業的陜西籍鹽商集資所建。博物館內收集保存了有關井鹽發展的史籍、文獻、實物,對研究古代科技、經濟和鹽業發展具有重要價值,是中國最早建立的自然科技史博物館之一。


彩燈文化
自貢地區的年節燈會,源遠流長,名聞遐邇,近十年來更以其獨具的風韻,特有的魅力,載譽中外。為弘揚民族文化,促進燈文化交流和發展,1992年,經國家文物局批準,自貢市籌集巨資,在自貢彩燈公園修建了目前我國唯一的關于彩燈文化的專業博物館——中國彩燈博物館。該館是收藏、保護、研究和展示彩燈的專門機構,以其獨具特色的館體建筑造型和豐富翔實的陳列內容而卓然不群。中國彩燈博物館的建立,結束了我國幾千年的燈文化沒有專門收藏和研究機構的歷史。館內藏有上百個組燈,制作工藝精良,絢麗多姿,光彩奪目。

恐龍化石
恐龍是動物世界中古老而奇特的一種,生活在距今7000萬年至1.6億年前的中生代。大約在7000萬年前,恐龍便從地球上消失了?铸埢瘜τ诜治鲅芯靠铸埢钴S時期的生態環境,古地理,古氣候,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。自從1979年在自貢大仙鋪發現恐龍群窟,經過整理,共有200多個個體,其中較完整的骨架18具。自貢市隨后在發掘現場建起一座造型奇特的恐龍博物館,使這些恐龍化石得到整理、陳列,為古生物學家提供了一個進行科學考察的基地,為好奇的旅游者提供了一個個新鮮而有吸引力的景點。在博物大寬敞的裝架大廳里,大大小小十多具恐龍的骨架站立在那里,景象甚為壯觀,這也是世界之最。這里面既有長達20米的草食性長頸晰腳龍,也有身軀短小,長僅1.4米的鳥腳龍,還有目前世界上發現時代最早、保持完整的劍龍。

小三絕:小三絕是龔扇、扎染和剪紙。
龔扇
一百多年前,自貢民間藝人龔爵五擅長竹編,在竹扇上做盡文章 。他選料考究,竹不成材不用。每每剔除蔑片,手到之處,厚薄勻稱,長短相當,至剔到細如絹絲時,才派上用場。龔爵五編扇,常取大自然山水、花鳥蟲魚入畫,所以靜觀龔扇,常有花香撲面、蟲魚搗蛋之感。配以象牙或牛骨做的扇柄、絲質扇墜,簡直是精美絕倫,F在龔扇已有四代傳人,龔扇的變化也層出不窮,既有原汁原味的龔扇,又有微型龔扇。
扎染
扎染起源于民間,也流傳于民間。在吸取民間打結方法的基礎上,還對所染的布料進行精心制做。先在白布上描花,然后按照墨痕,把布對折起來,再一針針絞縫捆緊,即所謂打點、斷線、塊面三個步驟。這樣制做出來的圖案,吸收了石刻的粗獷、漢磚的殘缺、鐘鼎文的蒼勁、剪紙的稚拙,豐富了表現力。
剪紙
剪紙同樣起源于民間,且逐漸發展成為自貢傳統工藝品之一。它是以王紙為材料,用刻刀、蠟板刻制而成,所以剪紙又叫刻紙或剪畫。由于選用材料和工具的特殊性,形成了剪紙樸實、優美、豐潤、明快、圖案裝飾性強的藝術風格。自貢剪紙當以郭沫若手書“中國自貢剪紙”時為最興盛時期。近年來,剪紙從美化玻板、窗欞,發展到廳堂居室大型裝飾、立體觀賞,用途逐步擴大。 
 
 



上一條信息: 自貢燈會源于何時?

下一條信息: 古時的燈會
亚洲中文字幕最新,日本黄色三级片日本黄色三级片,中文字幕日本日韩欧美,国内女厕所高清偷拍